天兵在1917_58 飞机的问题(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8 飞机的问题(下) (第6/9页)

经验看,后来的美国海军更欢迎双发战机,认为双发战机可靠性更高,甚至美帝还搞出过a-2这样三座三发混合动力的怪胎舰载机。

    既然如此,为什么舰载攻击机就一定要守着单发这个坑呢?

    诚然双发攻击机更贵,体积也更大,但是单发的tbd、tbf/tbm和tby翼展机体长度和高度也不小吧,跟当时双发的pe-2比较一下就能发现,tbf/tbm比pe-2小不了多少了。甚至pe-2比tbf/tbm高度还矮不少。

    这也就是说pe-2这样的双发“俯冲轰炸机”完全可以在航母上使用,如果进行优化设计,装两台960马力的12ycrs发动机跟pe-2差不多大小的双发战机完全可以取代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甚至就pe-2来说,还可以客串高空高速战斗机、夜间战斗机)。

    所以在发现佩特利亚科夫的设计一开始就偏离了自己的要求之后,李晓峰只能选择一个替补的方案,那就是让苏霍伊上马一款全金属结构的全能攻击机作为替补。

    不过让李晓峰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个举动无心之中促成了三种新型战机的诞生。第一种自然全功能的su-1,第二种就是佩特利亚科夫发现自己的pe-1被抛弃之后,愤而研发的找回场子的真正包打全场的超级万金油pe-2,以及之前提到过的“意大利”设计师罗伯托.巴蒂尼研发的ro-1鱼雷机。

    pe-2暂且不提,先说说罗伯托.巴蒂尼的ro-1鱼雷机,按照最初的设计要求,ro-1应该是单发舰载鱼雷轰炸机。可是在设计过程中,巴蒂尼饱受苏联的发动机之苦,不管是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