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3 东方的故事 (第3/8页)
炮,这个方面的才是他们跟鬼子差距最大的,而且这个级别的支援火力对一线部队才是最重要的。 与其中金求购少量重炮,不如讲这笔钱放在国内生产迫击炮。以当年国军的工业能力,生产80毫米以上口径的迫击炮确实为难,但只要给资金,搞定60毫米迫击炮还是没问题的。60迫虽然威力有限,但装备在连排级别压制鬼子的掷弹筒一点问题都没有。 而且就算要买榴弹炮,也别买死贵的大口径榴弹炮,那玩意儿贵不说,炮弹都无法自给自足,而且以当年中国的基础设施水平,150毫米级别的重炮真心是牵引困难,根本就不好用! 在李晓峰看来,南京方面就是好高骛远,然后又是一群买办当家,购买外国军火其实是这帮货捞钱的盛宴。南京方面购买火炮最务实的自然是普及迫击炮,其次就是引进日本92式步兵炮。别看92式步兵炮不起眼,但是对于中国战场是十分适合的,牵引十分容易,未经训练的畜力就能拉得动,甚至还可以分解运输。 而且其威力可能对亚洲以外战场是够呛,但是在中国战场,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坚固的工事,92式步兵炮的威力完全可以满足需求。 当时,李晓峰给出的建议就是将这笔用于购买重炮的资金转用于测绘仿制92式步兵炮,以当时南京方面的技术实力,再加上苏联给予一定的技术援助,完全能搞定。 不过可叹的是,老蒋对这个建议完全不感冒,还是力主引进少量的重炮撑门面。无奈之下,李晓峰也只能在商言商,将红军一战遗留的部分沙俄时代的152毫米1910式榴弹炮卖了过去,一共出售了96门,合计四个团。反正价格还是比较优惠的,当然某人肯定还是赚了大笔银子的。 1910式152榴,虽然古老了一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