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93 东方的故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3 东方的故事 (第4/8页)

,但怎么说也是大口径重炮,而且其炮架和炮弹也进行了一定的现代化改造,战斗全重和射程都有了一定的优化,满足国军的需求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况且俄国人还很厚道的表示,采购四个团奉送全套共 产国际牵引车,今后弹药供应也没有任何问题。反正算是有售后三包。

    虽然俄国人的152榴射程比sfh18短了很多,也显得相对古老,但是该炮也不是没有优点,除了售后有保障之外,该炮战斗全重比sfh18轻了将近一半,对运输的压力相对小。而且苏联奉送的共 产国际牵引车还是全履带的,比德国人的半履带牵引车越野性能还好不少。

    96门1910式152榴在淞沪会战爆发之前就全部到货,而且还留出了用于训练的时间,在苏联顾问的帮助下,中国炮兵进步飞快,尤其重要的是,在某仙人的指示下,远东红旗方面军囤积了大量的炮弹,保证只要南京方面打开钱匣子,立刻就包邮送货上门。

    后来果不其然,在淞沪会战中,国军的那点儿弹药储备消耗得飞快,关键时刻,符拉迪沃斯托克号散货轮运载了万余吨炮弹和子弹在红海军的护航下冒着极大的风险抵达连云港,然后通过铁路紧急运抵上海,极大地支援了淞沪会战。

    不光是海运,远东红旗方面军还利用刚刚大规模服役的里-2运输机向国民政府运送军火和物资,尤其是珍贵的安布雷拉产的青霉素,这挽救了相当多战士的生命。

    在苏联的有力援助下,淞沪会战坚持了更久,六个月后,也就是1938年2月12日,当日本海军加强了海上封锁,将国民政府输血最重要的通路卡死之后,缺乏援助的国军这才败下阵来。跟历史上相比,国军损失相当,而战果却更大,累积击毙击伤敌寇十万余人。

    而且淞沪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