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93 东方的故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3 东方的故事 (第2/8页)

候还是有相当优势的。

    至于为什么说是半卖半送呢?原因很简单,李晓峰很清楚,跟国军别太客气,能收钱的时候尽量收钱,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变成了运输大队长。

    而且苏联给出的价格确实是相当的优惠了,除了dp27、t-26、伊-15和伊-16收了成本费用,其他的一律是以五折甚至两折的优惠价格卖的。

    如果不是民国的基础设施实在差劲,需要远东太平洋舰队将这些军火运往上海(苏联的航运力量全力用来保证满足西班牙第二共和国的需求),实际上还能给的更多。

    当然,饶是如此,南京方面也是十分满意了,因为之前从德国采购的那些所谓的德械,说实话真心是黑心包子。德国人搞到手了急需的稀有金属,却仅仅付出了一点98k步枪、德式钢盔和少量的mg18。著名的德式150重炮还是南京方面用宝贵的黄金购买的,数量少不说,价格那个黑啊!

    总之,当年的所谓的德械师真心是名不副实,除了钢盔、步枪和水壶,其余的就看不到什么所谓的德械了。其战斗力真心不能高估。

    而且在这个时空,因为德意日提前形成了轴心的缘故,小胡子在卖给南京军火上颇为“谨慎”,如果不是看着中国的钨矿流口水,真心是不愿意出售,而且就算是出售了限制还颇多。比如德式重炮就坚决拒绝出售,让南京方面跪舔都没有用。

    因为对大炮的强烈渴望,以及德国的禁售,南京方面可是极坏了,仿佛是没有这三四十门重炮抗战就不能打,有了这点儿重炮抗战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反正满世界的拉关系,求爹爹拜奶奶的想要买炮。

    这让李晓峰是相当好笑,这么一点儿重炮能管什么用?在他看来国军缺少的不是少数重炮,而是应该普及团营级的迫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