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72 电子战(中) (第4/8页)
坐标系,就能够获得相对准确的速度、偏航角和位置等信息。 而要实现惯性导航,最最重要的就是“惯性敏感器”,一般将其称之为“惯性仪表”。他们基于惯性原理自主、独立地测量物体相对于空间的运动,不需要任何外部基准或信息,如电波、光线、磁场等。 其中测量物体角运动的仪表称之为“陀螺仪”,测量物体线运动的仪表叫“加速度计”。这两种仪表组合在一起就可以把物体的六个自由度的运动完整的测量出来。 这两种仪表大家其实并不陌生,陀螺仪听得最多,二战中著名的v2导弹就采用了机械陀螺仪。而陀螺仪的原理其实也很简单,陀螺这玩意儿旋转起来之后,其转轴会保持固定方向不变,这其实就是惯性的一种表现而已,也叫陀螺的定轴性。 把陀螺仪放在飞机、轮船里,就可以测量出这些载体相对陀螺的方向固定的轴有多大的偏角,从而可以控制载体摆正姿态或者航向。 只不过这个原因听起来简单,但是实现起来难度颇大。因为陀螺的定轴性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不许用外力干涉它。也就是说陀螺仪运转起来之后不能有任何外部扰动。一旦有扰动,陀螺的轴向就会偏转,这在惯性技术中叫“漂移”。漂移的角速度和所受外部干扰的大小成正比。 所以陀螺仪看上去很好,但是实际上我们都知道,不可能完全不扰动它,因为陀螺仪的转子不可能自己悬浮在空气里,必须要有框架对其进行支撑。所以任何陀螺仪转子不可能没有摩擦力矩。所以减小摩擦力矩就成为制造高精度陀螺仪的拦路虎! 这个拦路虎可以说是伤透了相关专家的脑筋,但是,有挑战就会有动力,一批批杰出的专家投入到了对这个难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