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372 电子战(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72 电子战(中) (第3/8页)

“点”和“划”信号,同时也只有一个主波束和一个辅助波束。

    主波束和辅助波束在目标上空相交,这既简单便于掌握,又提高了轰炸的准确性,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过对抗时刻在存在,当柏林等大中城市又一次被红军炸了个底朝天之后,德国人又开始想办法了。

    很快他们就在坠毁的轰炸机上找到了“弓箭手”系统的实物,查明其主要工作频率在39兆赫,随后德国人立刻研发了“盾牌”系统。该系统以较强的发射功率发射“弓箭手”系统的的“点”信号或者“划”信号,但使波束稍稍偏左或者偏右,让红军轰炸机在不知不觉中偏航。此外,德军的电子侦察系统还能侦察到“弓箭手”系统的波束在何地相交,这样他们等于提前知道了红军的轰炸目标,自然可以守株待兔了。

    不过这种办法也不是没有问题,因为红军在研发出“弓箭手”系统时,就想到了该系统很可能会暴露红军轰炸的目标。所以在用该系统引导轰炸时,故意用多部天线向多个目标定向,使德国人搞不清楚红军真正攻击的目标。此外,随着护航体制的改变,红军战斗机部队从轰炸机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之后,红军还会故意用定向天线制造假的空袭目标,将德军的战斗机引诱过去,然后派遣更大规模的战斗机部队予以歼灭。

    当然,这些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要使用无线电导航,必然就会辐射信号,而这些信号被敌人截获只是时间问题罢了。所以红军在不断改进无线电导航系统时(后面会继续说),也在关注其他导航方式。

    所谓的其他导航方式,其实就是惯性导航。以牛顿力学原理为基础,通过测量载体在惯性参考系中的加速度,将它对时间进行积分,让后将其导入导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