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173 空军的问题(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3 空军的问题(中) (第5/9页)

而就是这两个变态的要求让红军著名的武器设计师们发愁了。

    比如红军历史上广泛使用的shvak20毫米航炮,重量大约是45公斤左右,但是射速却只有700到800rpm的样子。而贝雷金在ub机枪上放大设计的b-20航炮重25公斤算是相当优秀,但是射速也只有700到800rpm,除非是两门并联才能满足李晓峰的要求。至于现在装在伊尔2上的vya23航炮,威力是足够了(23x152弹),但是射速完全不够。而且其后坐力实在太大,不适合战斗机和轰炸机使用。

    哪怕是仅仅赶上了二战尾巴的ns-23,也不能满足李晓峰变态要求,甚至是ns-23的改进版nr-23一样不达标。恐怕真正能让李晓峰满意的只有gsh-23了。

    为此,红军的轻武器设计师们是同李晓峰据理力争,纷纷强调某人的要求实在太变态,也根本没办法完成。但是李晓峰却不信这个邪,强硬的表态,这些技术指标必须被实现,不准有分毫的折扣!

    那么李晓峰为什么如此的强硬呢?原因很简单,在他看来,这些设计师还窝在shkas和ub机枪的框框里打转转,以传统的自动原理,比如枪管短后座的方式,射速根本就不可能上去。

    要想提高射速,就必须从根子上想办法,比如用加特林或者加斯特原理。而这两者根本就不是啥大问题,前者已经通过ak-630在红海军服役,而后者德国人也先拔头筹。只要这些设计师打开眼界,设计出让李晓峰满意的武器根本不是啥大问题。

    恐怕这些设计师不愿意这么做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觉得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