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173 空军的问题(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3 空军的问题(中) (第4/9页)

弹。

    大家可以想象,12.7毫米也就是一厘米多一点点,在如此小的容积中还要装填炸药和引信搞成高爆弹,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反正当年美国人是认为.50级别的弹药就别折腾什么高爆弹了,根本就不适合,省省吧!

    不过毛子却不信邪,偏偏要搞,而且还搞成了。不过这种md和mdz高爆弹性能就不太可靠了,原因是毛子搞了一个很独特的“空气压缩引信”。

    这种引信没有击针,火帽装在一根空心管的底部。当弹头击中硬物变形时,管内空气被急剧压缩,从而击发火帽起爆弹头内的装药。由于没有击针,而且需要高速撞击才能发火,所以这种引信的储运安全性比较有保证。

    同时由于引信本身很轻,同等重量的弹头里就可以多装一些装药,对提高毁伤效果有利。同样41g的弹头,md弹装了2.4g petn,而mdz则装了1.5g petn   1.2g燃烧剂,装填系数达到5.9%~6.6%,比德意日等国的同类弹头还要高出一截。而缺点,空气压缩引信发火可靠性不是很好,对弹头击中目标的角度、速度和目标材质要求比较高。当然,更关键是,这种高爆弹威力比较小,很难用少量的弹药摧毁敌机。

    而让李晓峰最不能接受的也是这一点,12.7毫米机枪的威力还是太小了,与其在战争后期再换一次,不如一步到位。他认为接下来红军至少要装备14.5毫米级别的航空机枪,最好是装备20毫米级别的航炮。

    而且李晓峰的要求不是一般的高,规定这种新武器射速不得低于1500rpm,重量不得大于100公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