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第85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54节 (第3/8页)

 但是也有坏处,那就是长期掌控一部分职权的参务大臣,在所属领域里权势极大。

    在明王朝的内阁乃至清朝军机处,那些内阁大臣或军机大臣们,实际上是没有明确职权的,这意味着他们在很多事情上需要和其他同等地位的内阁、军机大臣们进行相互妥协,利益交换,同时得拉拢一大批利益相关的官员们,形成一个所谓的派系后才能够展现其权力,进而实现其政治抱负或者什么野心之类的,这也是明朝党争由来的重要原因,不拿上一堆人哪怕是阁臣啥也干不了。

    但是在大楚帝国里,则是跳过了这一步,直接以分管某事务的名义,明确了参务大臣的职权。

    不用拉拢争夺,不用相互妥协,该参务大臣在其分管领域里,就拥有绝对的权威。

    比如分管经济事务的参务大臣,其权势是非常大的,几乎所有和经济相关的事务都有职权,分管的工商部,财务部,农林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算是他的直接下属单位。

    在重大经济事务上,完全有权力进行单独处理,不需要和其他的参务大臣们进行妥协或利益交换。

    他只需要对皇帝负责就行了。

    而其他的参务大臣们也基本如此。

    这些参务大臣们,都只需要直接向皇帝负责,并不需要对参务院这个机构本身负责。

    这意味着,一旦皇帝的能力不足,那么在处理诸多政务的时候,就会极大的可能事事听从分管大臣的意见,久而久之形成惯例的话,那么皇帝也就失去了这部分权力……

    如此一来,也就是皇权旁落了。

    但是一旦没有上头的皇帝压着,进行多方的平衡,那么这些在权势上平等的参务大臣们,他们可能就会各干各的,不存在协调、统一步骤情况,最终导致帝国在整体战略上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