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第85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54节 (第2/8页)

其他的罗志学关注就比较少了……不是他懒或者不关心军务,而是实在忙不过来……他又不是单纯的总司令之类的,他是大楚帝国皇帝,军务也只是他诸多工作里的一部分而已。

    其他的诸多内政工作,每一件都同样重要。

    这么多工作都需要罗志学处理,哪怕是有着庞大的翰林院这个秘书机构帮着处理,同时这么多机构,这么多高级将领和官员们,但是最终汇总到他手头上,需要他亲自处理的事务依旧非常多。

    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想要活生生累死,其实权力下放是非常必要的。

    这也是当年罗志学设立参务院和军务院制度,同时又设立翰林院秘书制度的原因……作为一个高度集权封建帝国的皇帝,理论上乃至现实里拥有所有一切权力的皇帝。

    如果不放权的话,他实在忙不过来……

    而放权也有好处有坏处,好处是不用累死,而且有更多的时间用来谋划处理战略层面的东西,而不用把精力都放在具体的政务上。

    但是坏处也有……那就是参务院制度下的各参务大臣以及翰林院这个核心机构的权势都在逐年加大。

    有尾大不掉乃至皇权旁落的隐患。

    第889章 帝国新的征程:吃饱饭!

    作为一个后来者,罗志学其实很清楚自己搞出来的参务制度以及军务制度还有翰林院制度的优缺点以及可能存在的皇权旁落的隐患。

    毕竟他搞出来的参务制度,在官员任命上效仿的是清中后期的军机处,只不过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了参务大臣、协办大臣们的职权,明确了各个参务大臣的职权,而不是说什么都能管的状态。

    这种制度有好有坏的,好处就是职权更加清晰,不会出现职权交叉,谁都能插一脚的状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