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第85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54节 (第4/8页)

在内部的剧烈分歧。

    在这种制度上,分管事务的参务大臣权势被加强了,而作为他们唯一上司的皇帝,也需要足够的能力,要不然的话无法进行平衡,最终整个政治构架里的最顶层就会出现分裂的情况。

    该如何解决这个办法?

    罗志学其实很清楚的……纵观古今中外历史,解决方法就一个:通过某种方式设立一个首辅或首相、丞相之类的职务,让丞相代替皇帝成为决策者。

    这意味着什么?

    皇权旁落!

    如果说丞相是皇帝能够随意任免的,那么皇帝勉强还可以保留一部分的皇权。

    但是一旦继续发展,当皇帝失去了任免丞相的权限,或者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那么皇权就彻底完蛋了。

    类似的情况有明王朝的内阁制度,他们的内阁成员可不是皇帝任免的,而是大臣们廷推出来的……让谁当内阁大臣,明王朝的皇帝们是没有权力决定的……有这个权力的只有大臣。

    当然了,明王朝的皇帝可以罢免内阁大臣……算是保住了一小部分的皇权,明末时期的崇祯就是利用这个权力,罢免乃至杀了一大堆的内阁大臣……但即便如此,崇祯也无法决定让谁进入内阁。

    如果这个制度再进一步演化,决定内阁大臣任免的权力直接交给更多人,比如更多的官僚或者贵族,那么就会逐步演变为近代历史里的君主立宪,更进一步为资格选举制度。

    如果民智更进一步,工商业持续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那么就会逐步演变为普选制度,由民众选举出来一个首相。

    等到最终,皇帝只能成为一个吉祥物!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皇权逐步旁落的过程……后世的君主立宪国家,除了极少数外,大部分都走了这么一个大概的过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