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零九章 大楚帝国的武器商人们 (第8/10页)
准,他们还特地把这一批出口步枪里的弹黄给换成了专门为出口定制的缩水版弹黄。 其综合全天候击发率只有百分之七十左右,嗯,这玩意其实就是大楚帝国早年所装备的第一种燧发枪,也就是二年式燧发枪的第一批次型号,这玩意严格上来说已经停产了二十年,直到有了出口订单后这才进行重新生产。 只不过生产这一批出口燧发枪也是让兵工厂方面很费心费力……因为他们以他们的加工水平这么高,你让他们加工如此低水平的燧发枪,各方面性能水准还不能超标其实也不容易……为此他们还专门找来了一堆快报废的生产设备搞了一条新生产线呢,如此才堪堪把早期型的二年式燧发枪给重新生产出来。 这种早期型号的二年式燧发枪,拥有百分之七十的全天候击发率呢,其击发率和技术成熟的火绳枪相当,也正是如此,大楚帝国当年才决定大规模换装燧发枪,并组建线列步兵。 百分之七十的全天候击发率,这个水准已经超过了当代欧洲国家的燧发枪水平。 如此高水准的燧发枪,其价格自然是非常昂贵的,每支达到了二十五楚元…… 这个价格对于一支燧发枪而言,堪称天价……要知道当代欧洲人也好,奥斯曼帝国自己也好,自造一支轻型火绳枪的话,也才三四楚元左右,偷工减料一些甚至两楚元左右就能够搞出来。 他们自造的低水平燧发枪要贵得多,基本价格翻倍,大概要六七楚元左右。 而大楚帝国出口的二年式燧发枪就要二十五楚元…… 但是……就这你奥斯曼帝国还别嫌弃,甚至还得感谢大楚帝国的康慨支援,并为此允许大楚帝国在西亚半岛的部分区域里设立租借地。 因为,除了大楚帝国外,没有第二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