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二十章 还有备胎 (第3/4页)
轻厂的历史,那就长了,它的前身还是解放前那支军队的汽修厂。 解放那年和开封汽修厂合并,在修理汽车的同时间造汽车零件。 七十年代开始造汽车,由于他们造的130型载重汽车生产工艺粗糙,结构缺陷大,销售没多久就停产了。 然后和当时国内众多汽车制造厂一样,开始生产BJ130清醒载重汽车,总算活了过来。 因为有一机部的支持,那时的汽车厂只要拿着介绍信,(本章未完!) 第八百二十章还有备胎 去北二汽几乎都能拿到130的图纸。 郑轻厂也是靠这张图纸缓过劲儿的。 起码在省内做到了供不应求。 截止到七九年,一共生产了一千四百七十辆车。 四年时间生产了不到一千五百辆车,可见手工造车是多么的迟缓。 但是好景不长。 到了八零年下半年,它们的车和底盘销量急转直下,明明供不应求的东西突然就不行了。 郑轻厂就陷入了产品积压,生产停滞,入不敷出者境地。 接下来的两年,连续亏损,累积亏损了将近600万元。 成了ZZ市头号亏损大户。 原因很好理解。 正是因为BJ130的图纸谁都能得到,在发动机外部采购的条件下,只要有了图纸,这种制造工艺并不复杂的落后汽车,生产起来还真没啥难度。 豫省很多企业在70年代末期都拿到了图纸,随着八十年代汽车制造统购统销制度的松动。 这些原本不在计划体制内的小企业,心思活泛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