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9章 股票惹的祸 (第3/5页)
跑到各地衙门公所去请愿和抗议,坚决反对借债修路,要求朝廷毁约和收回“上谕”。 四川省咨议局的蒲殿俊和罗纶代表广大股东,写成《请愿书》,马上去总督府见“护理总督”王人文,表达广大股东的诉求和愿望,要求清朝政府还四川人民一个公道。 各位看官,咨议局是一个什么机构? 原来在清朝末年,朝廷迫于国内外的政治形势,模仿西方立宪制,在各省建立审议机构——咨议局,其议员和议长由民意代表选举产生。 因此,咨议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意,具有西方议会的性质。 蒲殿俊和罗纶是什么来头? 蒲殿俊,四川广安人,自幼受传统文化教育,赴京应试中了进士,被官费选送到日本留学。 由于蒲殿俊的口才和文笔俱佳,在留日学生中有很强的号召力。 自从“庚子国变”之后,国人出于对列强的愤恨与恐惧,全国的舆论导向都是呼吁由国人自己来办铁路,“不借洋款”成为爱国的标志。 再加上官办铁路垄断资源,又容易产生腐败,因此兴起了一股民间商办铁路的热潮。 蒲殿俊与进步学生组成“川汉铁路改进会”,从日本上书清廷,揭露“租股”和官办铁路公司的弊端,要求四川铁路实行“商办”,得到光绪皇帝的允许。 消息传到日本,蒲殿俊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他写道:“伟大之业,三年晦暗胶扰垂破之局,得此临岩一转,岂惟本与全体股东之幸,亦吾国路政之一大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