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五十五章:教育 (第4/7页)
其所好嘛。 第二天,考综合。这就是一个新的玩意儿了,以前压根儿就没有。而大大的一张卷子上的内容,五花八门,但毫无疑问,全都是一些实务,囊括了律学、算学、地理等等。 第二天考完,九成以上的考生已经面无人色了。 而根据朝廷事先颁布的录取规则,策论与综合各占五成。 本以为综合就是考诗词歌赋、考四书五经的考生,彻底坐腊。 江宁哀鸿遍野。 原先的那些进士大热门,基本上要全军覆没了。 对此,萧诚是相当得意的。 他相信,以东南诸地在教育之上的雄厚实力,在接下来的几年之中,必然会迅速地调整他们的教育方针,书学将只会作为一门基本学科而存在,而其它在某些人眼中的杂学,将很快在教育上占据主流。 而这,仅仅还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萧诚还想将农学、商学、机械等一系列的关乎国计民生的学生,纳入到国子监的学科体系中来。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当国子监里面为这些学科设立了一条通道之后,地方上才会重视,而更多的教授这样技艺的人,才能获得更高的地位,也才能让这样的技术类学校如同现在的那些私学一样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地成长起来。 如果有可能,萧诚希望自己麾下的官员们,绝大部分都是学这些实际技术的人出身。 就像如今的农学,在江宁就绝对是一门显学了。 因为小官家痴迷于农学,一门心思地在培植更好的农作物种子之上大步流星,司农寺的几个原本不受人待见的农学博士,如今出入皇宫如同出入自家后院,岂能不让人眼红,也不知有多少人在暗地里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