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九层粿 (第3/3页)
,然后打一点酱油,一只手捧着碟子,一只手提着那片薄薄软软的九层粿,慢慢不忍心地一小口一小口吃着。那酱油很甜,很对小孩子口味。我想,也不知道尾姑在酱油里加入多少味精。 小的时候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母亲做的九层粿,没有那个叫卖九层粿的尾姑做的好吃。所以偶尔讨上一毛五分的时候,母亲会很生气地念叨:自家做的就不吃,偏要拿钱去买。其实后来长大了才知道,这九层粿的手艺,就是不一般,要一般了,肯定不好吃。 我后来分析,原来母亲做九层粿,会在火候和工艺上偷工减料。困难的时候,家里做饭都是烧稻草,而蒸九层粿,却非得用旺旺的柴火烧不可,否则火候不够,蒸出来的九层粿多半粘在一起,变成一层。稻草家里还算有点,木柴却要内山才有卖的。所以一般人家做饭,烧的都是稻草。花钱卖点柴火,也只是逢年过节蒸糕蒸粿用的,轻易不浪费。 既然当年柴火有那么金贵,聪明的母亲就会想方设法,减少柴火的使用。所以母亲蒸九层粿的时候,多半不用常规方法。要么减少火候减少层数,要么干脆把生米浆放大锅中,用稻草将米浆煮个半熟再倒入蒸笼,一次性蒸熟。总之,母亲的变通之法确实多多,但她蒸出的九层粿,虽然用料一样,却和叫卖的尾姑比起来,相差太远。 所以啊,只要听到尾姑的叫卖声,我们的舌头都会打卷,甚至会想起那加了不知多少味精的甜酱油。但那天,在嵩口看着那一盆可爱的九层粿,我甚至没想动一动筷子!因为我知道,再怎么好吃,也比不过童年的那感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