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8 飞机的问题(下) (第2/9页)
到430千米每小时。不过同时也要看到,pe-1装甲防护有点脆弱,空重“才”2.7吨,最大载弹量也不过是500公斤,而且这还是加强了结构的海军舰载型,陆基型号用某种话来说,单薄得就像一张纸。 总而言之,这是一架为了提高速度,尽可能减少结构重量的“快速轰炸机”。不得不说,这个年头,加快速度在红色空军上层还是很有市场的,比如说sb-2,比如说这个在绘图板上的pe-1,都是那种速度比当时战斗机都要快的轰炸机。 大概是红军高层认为,避免轰炸机被击落的最好办法就是飞得比战斗机还快,让敌人追都追不上才好。讲心里话,这种设计思想让李晓峰很是无语,飞得再快但是完不成基本任务有啥用?比如说这个pe-1,速度确实不错,但是俯冲轰炸能力究竟怎么样就很不好说了,反正在李晓峰看来,那单薄的机身在俯冲结束拉起的时候十有八九会散架。 不过当时佩特利亚科夫对他设计中采用的反向螺纹交织最短线机体结构是十分自信的,他认为这种结构轻便且坚固,很适合俯冲轰炸机这一机型。 当然后来的试飞也证明了这一点,pe-1的机体结构确实没出过什么问题,至少不像某仙人想象中那样会散架。但是,某仙人的预言也被部分实现了,这种速度很快的俯冲轰炸机的俯冲性能确实不太好,进入俯冲后改出比较困难,而且俯冲的速度有点过于快了,对于那些刚刚上手的新手飞行员来说,稍有cao作失误就会陷入尾旋,或者改出失败一头撞向地面。 而且pe-1存在的最大问题还不是俯冲性能不理想(熟手不存在这个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