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364 海军和秘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64 海军和秘密 (第7/8页)

潜艇水面排水量1487吨,水下排水量2102吨,储备浮力20%(总算没有真.理级那么奇葩了)。其水面最大航速22节水下最大航速10.3节(必须要说明的是,储备浮力小的喀秋莎竟然比真.理级水面航速还要快。至于续航力,喀秋莎也三倍于真.理级,水面9节状态下,喀秋莎续航力为16500海里,水下3节时175海里,而真.理级的两项数据为5535海里和96海里)。

    这一次转调到海参崴的喀秋莎级潜艇一共11艘,分别以k打头加数字命名。其中比较值得一提有故事的是k-21号,这艘1940年12月21日服役的新式潜艇在历史上的1942年7月5日曾经遭遇到提尔皮茨、舍尔海军上将号在内的德国舰队。该艇在因格岛附近从2850米的距离上连发四条鱼雷,宣称重创了提尔皮茨号并击沉了一艘驱逐舰。

    为什么要用宣称呢?因为后来大家伙都知道,提尔皮茨号屁事没有,而且也没有任何一艘德国驱逐舰在那个时间段被击沉。所以,俄国人的战绩全是水分。

    有意思的是,红海军却信以为真,k-21号在三个月后被授予了红旗勋章,而该艇艇长卢宁也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和金星勋章。一直到1966年,苏联官方才承认1942年这次攻击没有任何战果,但是苏联官方并没有收回k-21号和卢宁的荣誉称号。甚至k-21号在1983年被修复一新之后陈列在北莫尔斯克。

    除了这十一艘k级潜艇外,其余的大部分都是中型“狗鱼”级潜艇,也就是所谓的Щ级中型潜艇。这其实也是个传奇,分为第iii批、第v批、第v6nc、第v6nc2批和第x6nc批狗鱼。而这一次调往远东都是狗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