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23 历史的教训(4) (第7/8页)
么新东西,基本框架还是犹太教和基督教延续下来的那一套。但是穆罕穆德却成功的完成了旧瓶装新酒的工作。而且从后来******教的发展来看,穆罕穆德非常的成功,完全不亚于圣保罗对犹太教的改造。 实话实说,李晓峰也很想完成一次类似的对苏联的改造,在保留旧有瓶子的前提下给换点新酒,让其重新焕发活力。 那么李晓峰想要的新酒是种什么样的酒呢?从经济上说就是摆脱计划经济的桎梏,加强市场的作用。在政治上说摆脱********的束缚,用更合理的手段处理国际关系。 先说前一项吧,要想摆脱已经实行了十几年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确实有难度,尤其是这个体制还没有表现出明显问题的时候将其推翻,这肯定不会让既得利益者高兴。 计划经济的既得利益者其实就属是苏联的特权阶级,这一批人包括相当一部分老革命,以及类似苏斯诺夫一样的本本主义者。他们对老的教条墨守成规,不希望也不认为需要改变。 这一批特权阶级在苏联数量还是相当广泛的,具体来说包括大特权阶级和小特权阶级,大特权阶级自然是那些高级老革命,比如说中央委员这个档次的高级干部。因为苏联独特的分配制度,他们能享受华丽的超国民待遇。 当普通苏联公民为了仅仅能容身的住房、自行车和基本生活而烦心的时候,他们拥有华丽的别墅、高级小汽车和大资本家的生活待遇。而且这批人的特权还延续到了他们的下一代身上。红二代们能依靠父兄的支持轻易的取得成功(比如说米高扬就是个典型,没有他的局委老哥,他能混那么好?)。而这样的父死子承的“传统”阻碍了其他“寒门”的晋升之路,拼爹的苏联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