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34 冲向城市 (第4/8页)
,将给进攻集宁的主力带来很大的麻烦和困难。 这话确实有道理,但是库利科夫那边也不是无理取闹。他的理由是:从1940年开始,八 路军已经进行了两次百 团 大 战,每一次都是围绕交通线路做文章,这样的战法日寇已经比较熟悉了,恐怕早就做好了有针对性的布置。一旦再次进行破袭战,日寇就会很快警觉,并立刻进行增援。到时候破袭战还没有结束,部队就会遭到敌人增援部队的袭击,这时候阻击作战反而不好打。 库利科夫认为,这等于是打草惊蛇,还不如直接干脆利落的动手,一上来就打集宁的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用最快的速度将其歼灭。这样哪怕是敌人的增援部队通过铁路来了,阻击部队也不需要顶太久。一旦进攻集宁的主力完成任务,还可以反过头来狠狠地教训一下敌人的增援部队。 应该说,贺 帅和库利科夫的话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同时也都是有问题的。进行大规模破袭作战,确实容易打草惊蛇,但是不进行破袭作战,敌人援兵来得快,阻击部队压力大,而且谁也无法保证进攻集宁的主力就会一帆风顺,一旦两头都不顺利,那后果将十分惨重。 所以土 共中 央军 委的答复是:“大规模破袭作战不可取,但延缓和迟滞敌人增援部队的行进速度也具有现实意义。是否在集宁至大同段和集宁至包头段进行小规模破袭作战,不投入主力,仅以小股部队或者地方部队承担这一任务是否可行?” 库利科夫和贺 帅进行一番讨论之后,同意了军 委的建议,在9月20日深夜,部分工兵部队配合地方武工队进行了一次干脆、快速和果断的小规模破袭战。摧毁了部分铁路中断了敌人的交通。而就在他们行动的同时,八 路军120师主力在外蒙古骑兵部队所属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