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34 冲向城市 (第3/8页)
对于如此强大的敌人,哪怕是贺 帅也觉得棘手,尤其是当他获知此次作战苏联方面不会直接介入,仅仅有两个外蒙古骑兵师提供支援之后,这种忧虑就更加重了。 虽然经过了大半年的重新武装和训练,相当一部分土八 路有了质的改变,但是部队的战斗力能不能承担正面战斗,这没有人能打包票。再考虑到敌人很强大,而且又是盘踞在铁路线上,这种作战难度就更大了。 因为一旦不能快速分割和歼灭敌人,敌人的增援部队将通过铁路快速抵达战场,那时究竟谁胜谁负就真不好说了。 在拟定作战计划的时候,贺 帅呈交给中 央的计划中是如此描述的:“在战役初期,破袭战依然是重点。瘫痪铁路交通,将敌人孤立在铁路沿线的堡垒之中对战役的成败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瘫痪和迟滞敌人之后,留下部分精干力量充当阻击力量,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和火力一举攻占集宁……” 这个计划可行吗?应该说还是比较符合八 路军实际情况的,从两次百 团 大 战开始,八 路军已经比较熟练的掌握了破袭战的技巧,可以比较熟练的暂时瘫痪日寇的交通。将敌寇利用交通线路快速增援的优势打掉之后,后面的阻击作战和围歼作战也就相对容易了。 但是库利科夫却不太喜欢这一套战术,他提出了另一套建议:“不要进行破袭作战,仅留下精干力量进行阻击,优势兵力直接投入对集宁的攻击。” 外国顾问和本土元帅的意见有了较大的分歧,这下就难办了,究竟该听谁的呢?土 共中 央决定先听听双方的理由。 贺 帅的理由很简单,他认为不进行破袭战就无法瘫痪日寇的交通线,就无法阻止敌人快速增援,那时候阻击部队将承受很大的压力。一旦阻击不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