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39 斩首行动(1) (第3/8页)
落败,丢弃了绝大部分装备才狼狈逃回岛上。为了尽快重新武装军队,英国人也只能“偷工减料”和赶工制造武器装备。自然而然的早期型丘吉尔质量也就不怎么样了。 当然,就是这个性能很凑合的丘吉尔也是英国人费了牛大的劲的才弄出来的最好设计,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都只能用这种慢吞吞的坦克同德国精锐的虎豹搏斗。反正英国坦克手将要蛋疼很长一段时间。 让我们暂时不理会英国人的怨念,因为他们遇到的那点儿装甲问题在东线真心是不算什么。如果让英国人直面东线的德国钢铁洪流分分钟就会被吓尿。 东线依然是二战中最残酷的所在,为了赢得胜利,不管是苏联还是德国都在绞尽脑汁的想对策。比如在“红胡子”行动开展之后,德国人为了尽快打开通往莫斯科的突破口,连特种作战的办法都想出来了。 所谓的特种作战,其实就是类似后世美帝打伊拉克时的“斩首”行动。德军高层认为要想像巴巴罗萨时一样成功,就很有必要瘫痪红军的指挥中枢,如果能打掉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的指挥中枢,那么该集团军就会陷入混乱,继而德军装甲突击群就可以乘乱一口气凿开大口子。 这项计划得到了希特勒的首肯,实际上元首对一切非常规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都有兴趣,他特别欣赏那些非主流的超常规思维。看看元首的好朋友保时捷博士,这位汽车天才在二战期间搞出了无数脑洞大开的设计,而当时唯一欣赏这些设计的也只有他的好朋友元首而已。 言归正传,那么德国人准备怎么执行“斩首”行动呢?要知道当年可没有战斧,不可能做到精确定点清除。所以德国人选择了伞兵来执行这一任务。计划就是派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