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512 火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12 火箭 (第5/10页)

而是水蒸气呢?高温高压的水蒸气经过喷管进行适当的膨胀可以产生更大的能量,蒸汽机的锅炉爆炸的威力同志们心里应该是有数的。

    不过火箭上并不适用这一套方法,因为加热水需要能量,总不能给火箭也装个锅炉吧?并且加热水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且水本身的重量也太大了,即使能够在火箭上将水烧成高压蒸汽,恐怕这个火箭也飞不了多高。

    说到这里,就必须涉及到火箭发动机经常采用的一个概念——比冲。简单的说,比冲就是消耗一个单位推进剂产生的冲量。这个冲量是一个过程量,即力的作用对时间的积累效果,也就是力对时间的积分。对于火箭来说,我们不仅要足够“给力”,而且给力的时间太短也不行,至于太消耗推进剂那就更不行了。

    回到冯.布劳恩的a-2火箭设计上来,想要提高氧气、酒精火箭的比冲,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给推进剂加压,提高其流速。也就是前面水火箭里打气筒的作用。冯.布劳恩选择将陀螺仪从火箭头部移开之后,在这个位置他装了一个加压氮气瓶(即蓄压器),向推进剂贮存箱注入氮气后形成气枕,挤压液氧和酒精形成增压。这就是挤压循环。

    到了a-3火箭的时候,冯.布劳恩又进了一步,在a-2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他将加压氮气瓶埋入液氧储存箱当中,液氧贮存箱和氮气瓶呈同心布置。由于液氮的沸点低于液氧,因此被液氧包围的氮气瓶可以保持在很低的温度下。采用这种设计可以用较小的氮气瓶容纳较多的氮气,可以使发动机工作更长的时间,同时也较为节省弹体内部的空间。而这种布局也被后世的大型运载火箭和弹道导弹所继承。

    而这就是挤压循环的基本原理,和其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