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118 套子里的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8 套子里的人 (第3/8页)

吗?

    可能后世的某些专家学者在回顾十月革命这段历史时,会对列宁和他所坚持的路线大加抨击,会指责他将俄国引上了歧途,甚至会攻击他误导了俄国的民众。

    问题是,这些专家学者不过是马后炮,事后诸葛亮而已。是根据苏联解体这个结果,反推十月革命不合理。这种推导方式合理吗?

    甚至这些人一度yy如果当时不选择布尔什维克会怎么怎么样,这尼玛不是扯淡么,布尔什维克之前的几届临时政府是怎么灰溜溜地下台的,当时的俄国民众买他们的账了?连脚跟都站不稳还谈什么未来?

    从列宁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一时的所谓真相毫无意义,用列宁自己的话说:“目的是正确的,手段可以忽略!”

    可能有同志会说这话太功利太不折手段,可现实世界难道不是功利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的发展进化史本来就是不折手段的生存,在俄国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像列宁一样就会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的碾压。

    别看捷尔任斯基一向以公正无情自居,但是他敢说自己时时刻刻都是一碗水端平的吗?没有人敢这么说,哪怕是捷尔任斯基一样也有错误,契卡手上的鲜血还少了?对于那些革命的敌人,铁面人何尝给过他们最基本的公正?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在于捷尔任斯基和列宁其实是一样的人,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可以忽视“真相”。

    而现在的苏斯洛夫则不一样,他也追求真理,但是极端地恪守真相。也就是说,苏斯洛夫对自己,对其他人的要求是:事情必须办好,但是在办事的过程中,一举一动都不能偏移既定的规则。如果偏移了,那就算事情办得再漂亮,那也是不能容忍,必须接受惩罚地!

    用咱们华夏的话说,苏斯洛夫这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