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2 买卖和忽悠 (第5/8页)
对巡洋舰的需求是望眼欲穿,整个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期,红海军都只能用前德国公海舰队的旧货撑场子。随着主要海军强国条约型巡洋舰不断下饺子,红海军在巡洋舰领域是被越甩越远。如今终于可以迎头赶上,你说他们怎么会不高兴呢? 可能有同志又要问了,之前搞35型重巡洋舰时,不是已经引进了布鲁克林级的相关技术吗?怎么又要美国国会批准一次?说实话,这次真心不太一样,之前那是引进了各个子系统的技术,而这一次将是直接引进成品。 也就是说。这批轻巡洋舰是在美国生产的,其目的就是缓解苏联国内造船能力不足的空缺。而且请注意,引进的并不是原版的布鲁克林级轻巡洋舰,而是其改进版本。 当然,你说是全新设计的版本也没什么问题。该舰长190米,宽19米,吃水6.5米,标准排水量11000吨,最大排水量13250吨。装备有四座三联装155毫米主炮以及8门100毫米高平两用炮。最大航速32节,18节是最大续航力6000海里。 从吨位来看,该舰超出了条约限制一千吨,如果是早两年,这种设计根本就不可能走上美国造船厂的船台。但是随着意大利和日本拒绝在新的条约上签字,而且该舰超出条约的范围也不大,美国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在11000吨的排水量下,这种被红海军称之为36型巡洋舰的轻巡洋舰表现还是不错的,水线装甲最厚处高达152毫米,而且还拥有防雷隔舱(防护壁厚度20毫米)。水平装甲比布鲁克林级略薄,只有50毫米。总体而言防护性在条约级巡洋舰中算一流水准。 至于火力,虽然比布鲁克林级少了一座三联装炮塔,而且8门127毫米高平两用炮也换成了100毫米的俄国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