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5 尘埃落定(下) (第6/8页)
既然已经答应了列宁,就不会反悔。他现在做的不算违背同列宁的默契。斯 大林及其核心党羽必须被清算!这一点没有任何条件可讲,哪怕是斯维尔德洛夫也不会反对。 只不过托洛茨基希望打击的面能广一点,毕竟扫落的人越多,空出的位置也就越多,哪怕他不能抢到全部,但每多抢一个都是赚的。 同样的,斯维尔德洛夫要做的就是如何控制好这个打击的广度,哪些人是必须滚蛋的,而哪些人是可以留下的,这都需要他去做工作。 这就是一场拔河,托洛茨基和斯维尔德洛夫为了每一个中 央委员会的席位殊死力战,直到三天后才得出一个结论。托派和列宁派的实力对比,从之前的3.5比6.5,变成了现在的4.3比5.7。这一战下来托派的势力暴增了8个百分点,也是1918年之后托派和列宁派实力最接近的时候。 似乎斯维尔德洛夫遭遇了惨败,被老托打得溃不成军,但事实不是如此,斯维尔德洛夫在如此仓促和匆忙的整合之下,依然能保持列宁派对托派的优势,虽然这个优势跟以前相比弱了不少,但优势就是优势。 而且请注意,这一次的调整不过是临时的,在1940年3月,还将面临一次新的调整,还有接近半年的时间留给斯维尔德洛夫整合,在未来最起码维持现状是能够做到的。 不光是在中 央委员会,在政 治局,斯维尔德洛夫也惊险地维持了一定的优势。因为斯 大林和加里宁以被迫“退休疗养”,再加上奥尔忠尼启则自杀,政 治局必须要补充新鲜血液了。 这一次,斯 大林和加里宁留下的空缺分别被拉狄克和李晓峰填充,顺带着让卢那察尔斯基也进入政 治局成为候补委员。其中托洛茨基和斯维尔德洛夫算是三比三平局。一般来说,决定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