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6 调整 (第7/9页)
部队和少部分近卫部队使用了。直到二战末期,当机械化部队开始换装真正能伴随坦克突击的步兵战车时,换装下来的mt-lb36才进入摩托化步兵部队使用。 苏联红军在二战中使用最广泛的还是装甲汽车,比如在德军和美军中使用广泛的半履带车辆,在1938年开始投产,装备了一部分红军摩托化部队之后。在残酷的战斗中,很快毛子就放弃了这种越野能力不上不下,既没有mt-lb36好,但是造价又比普通装甲汽车贵很多的非驴非马货色了。 陆军的改变不仅仅体现在新坦克、新的履带输送车上,更重要的还是体现在炮兵的机械化程度上,在此次冲突爆发时,哪怕是像机械化步兵第一军这样的王牌部队,其炮兵也就是履带拖拉机充当牵引工具,甚至还有不少是靠卡车牵引的,至于什么自行火炮?闻所未闻。 随着mt-lb36进入现役,情况开始改变了,首先是团属的迫击炮被装上了mt-lb36的底盘,紧接着122榴也开始被装上mt-lb36的底盘,实现了很原始的自行火炮。甚至基于mt-lb36底盘的指挥车、医疗车、通信车也开始普及,大大的改变了红军机械化部队野战条件下的保障能力。 而在mt-lb36底盘改装上尝到了甜头的红军并不满足这种成果,在1939年启动了第二代履带通用底盘的设计工作,准备研发一款能够包打天下的通用底盘,这一款底盘将包括履带输送车、履带步兵战车、122毫米和152毫米自行火炮、以及火箭炮发射平台等等。 按照红军的计划,这款第二代通用底盘将换装红军所有的机械化和摩托化部队,充分地发挥出大纵深作战的威力。可惜的是,二战的突然爆发,打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