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5 争论 (第7/9页)
地喷出一股子烟雾,在接下来召开的军 委小圈子会议中笑道:“碍事的人终于走了,我们继续开会,对于前一段战斗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方案。” 伏罗希洛夫第一个抢着发言:“应该立刻给每一个骑兵师配备坦克,至少是一个坦克团,最好有两个!” 这话让李晓峰有些无语,红军现在一共有13个骑兵师,每个师加一个坦克团就是13个坦克团,这就是1235辆坦克。这还仅仅是骑兵师,按照1934年度规划,从1935年时,将新建至少五个机械化步兵军,每个机械化步兵军哪怕按照现有编制就有五个坦克团,累计就是25个坦克团。也就是说未来红军面临38个坦克团的装备压力,这尼玛足够重型工业委员会大跃进一回了。 “请各位同志注意,我们的工业化并没有完成,我们没有生产出这些坦克的能力,”李晓峰看了伏罗希洛夫一眼,“而且现有的坦克性能落后,不足以满足红军的需求!” 这确实是实话,到1935年6月份,不管是bt-2还是t-26都即将停产,而下一代接替他们的坦克还在研制之中。按照原计划,从1935年到1936年6月份,原用于生产坦克的生产线,将转产基于t-24底盘研发的共产国际火炮牵引车,以满足炮兵部队对重型牵引车的迫切需要。 而到了1936年6月份,基于bt-2坦克的深度改良版将结束为期两年的研发工作,投入生产。顺带着全面铺开新一代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的研制和生产工作。 而现在伏罗希洛夫的额外要求,无疑将打乱原本的规划,导致后面更先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