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62 煮熟的鸭子飞了 (第7/8页)
这么说吧,通过换用8s系列装甲钢,t-55b哪怕是不增厚装甲也比t-55提高了大约7%的水平,也就是说实际上莫洛佐夫版的t-55b炮塔等效厚度相当于250毫米(最厚处)水平。而这个水平已经基本能够保证其生存性了。 在增强防御的同时,莫洛佐夫还换用了功率更大的b55-5发动机(580马力),这让t-55的机动性继续维持在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这让装甲兵是相当的满意。 当然,也有让装甲兵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t-55采用的d-10t线膛炮,其威力在战后已经显得不足。哪怕是不断的研发了新弹药,也并不能让装甲兵完全满意,因为英美在苏联的刺激下是玩命的发展重型坦克并增强中型坦克的装甲,这让d-10t压力山大。 不过也没关系,因为装甲兵在t-55b定型之后,特别从北方工业采购1a20型滑膛炮,发展出了t-55b1型。进入五十年代后,苏联红军干脆淘汰了安装d-10t的t-55b,后期生产的t-55b全部采用1a20滑膛炮。而原本安装有d-10t的t-55b全部用作出口,也就是后来所谓的猴版t-55。 不过t-55的话题还没有结束,毕竟在这个时空t-55的版权属于北方工业,北方工业不可能不对这个型号深挖潜力。就在莫洛佐夫研发t-55b的时候,北方工业的t-55a也走下了绘图板,这个t-55a在结构上几乎同t-55完全没有区别,只是炮塔稍微加厚了一点点(最厚处210毫米水平)。 看上去这个t-55a似乎毫无亮点可言?真要这么想你就错了,因为t-55a的内涵也完全变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北方工业的冶金部门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