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95 又作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5 又作死 (第5/8页)

击装甲目标也能攻击土木工事的弹药,十分受到红军战士的欢迎。

    从1938年2月份开始,t-54开始进入近卫机械化步兵第一军服役,首批的采购数量为一百辆。按照红军总 参谋部的说法,如果t-54表现优秀,将会继续采购。

    在此时,图哈切夫斯基突然要求上马新的重型坦克项目,这在李晓峰看来就是抢生意,自然是比较恼火。而更让他恼火的是,一部分老顽固还觉得那厮说的有道理,连斯 大林都站在了图哈切夫斯基那边。

    于是后来被命名为t-38的重型坦克项目上马了,由科京负责研制,这位在原本的多炮塔坦克项目上进行了修改,很快就拿出了一款跟历史上一模一样的kv-1坦克。

    当时科京还有些得意,信心满满地对老丈人伏罗希洛夫宣称t-38是苏联最好的重型坦克,并且没有之一。不过比较打脸的是,总 装备部可不听他瞎吹,将t-38和t-54进行了全面的对比试验之后,上报给了军 委一个结论:“不论是机动性、防御性还是火力,t-38全方位的落后于t-54,建议终止发展t-38,这种重型坦克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

    如果不是伏罗希洛夫的关系摆在那里,t-38真心是连走上生产线的资格都没有,依靠着伏罗希洛夫的关系,红军骑兵部队勉为其难地采购了两个独立重型坦克旅的量,另外向西班牙、芬兰、东波兰和东普鲁士出口了一批,累积产量不超过500辆。

    而t-54则完全不同,从1938年投产,一直到1981年停产,累计产量超过了十万辆,一度成为了红色钢铁洪流的标志。

    暂且不提这些,言归正传,回到西班牙战场,在阿兰胡埃斯苏德两军进行了第一次力量与意志的交战,战斗一度打得万分惨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