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5 又作死 (第4/8页)
一下引信的问题就齐活了。反正按照李晓峰的方案,这是成本最低效果最优的方案。 可能有同志要说了,难道只有你苏联能用破甲弹,这么好的办法英美德怎么不用?而且后来冷战中著名的l7 105毫米坦克炮就有破甲弹。 话可不是这么说的,线膛炮不是不能用破甲弹,而是发挥不出破甲弹最大的威力。因为有膛线的关系,弹丸高速旋转,而破甲弹是靠射流“烧穿”装甲,射流自然具有流体的特性,高速旋转的离心力会让射流分散,极大的影响穿甲效能。哪怕是法国人发明了滑动弹带技术,用线膛炮发射的破甲弹动破甲威力也只有静破甲威力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样子。 可以说线膛炮天生不适合发射破甲弹,而滑膛炮不一样,弹丸发射后只有轻微的旋转,基本靠尾翼维持稳定,破甲威力保存得很好。当然,有一说一,滑膛炮的精度确实比线膛炮差。不过考虑到二战中坦克观瞄设备的落后,大部分坦克和反坦克战都在一千米以内,这个距离上精度还能接受。 实际上当时唯一制约滑膛炮使用的其实是个观念问题,老顽固固执地认为滑膛炮不好,不相信一款装备滑膛炮的坦克能有多少战斗力,更是对破甲弹没有太大的信心。 为了这个原因,李晓峰是跑断了腿说破了嘴,卖了不少人情才让军 委同意小规模采购一批装备后来命名为1a10型的100滑膛炮的t-54坦克。很有意思的是,最初在红军当中,t-54被划分为重型坦克,其承担的主要使命是打碉堡。 为了配合t-54的新任务,北方工业特别研发了碎甲弹,不过一般不用其攻击装甲目标,而是作为一种攻击工事的专用弹药。在当时t-54主要使用三种弹药,破甲弹、碎甲弹和榴弹。尤其是碎甲弹,作为一种既能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