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74 新技术 (第7/8页)
的经济价值。 关于新技术的话题就暂且说道这里,让我们回到战场上,看看四月初苏德两方的态势情况。就从北至南说起好了,在东普鲁士,依然是对峙的僵局。德军虽然没有能力越过犹太人建造的一道道钢铁长城,但是犹太人也没有反攻之力,国力有限尤其人力资源太珍贵的他们并没有多少机动兵力,宝贵的几个装甲师更多的承担着移动反坦克炮台的作用,他们就是救火队员,一旦发现了德军的突破点,就立刻机动前往灭火。 而这种独特的战术也给未来犹太人应用装甲部队留下了有悖于当时主流的设计思想。犹太人希望获得一种装甲坚固而机动性又良好的反坦克平台。从一开始犹太人的装甲部队就是立足于防御的,这跟好朋友红军的崇尚进攻完全不同。这也导致红军的先进坦克并不能完全满足犹太人的需求。 在1960年代,犹太人发展出了独特的梅卡瓦坦克,这种发动机和变速箱前置,通过大量使用倾斜装甲堆砌出的这种超级重的坦克是个不折不扣的异类。它并不适合真正的装甲战,在面对势均力敌的对手时,很容易被打瘫,好在犹太人当时具有一定的战场优势,能够控制住战场回收被打瘫的梅卡瓦然后进行修复,但是立足于防御的梅卡瓦充当移动炮塔使用还是不错的。 北线对双方来说都是僵局,真正复杂的是中线和南线,在中线随着第二次布良斯克战役遭遇惨败,从明斯克一直到莫济里这一线德军处于全面的劣势和被动,基本上可以说丧失了维持战线的能力。如果不是红军之前进行连续作战消耗比较大,没有能力继续乘胜追击,将德军赶到白俄罗斯和东波兰边境线都不是大问题。 而南线德军的形势也仅仅是稍好一点,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