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6 均势 (第7/8页)
也存在这个问题,红色空军缺乏飞行员,尤其是缺乏熟练的飞行员!! “通过突击强化和选拔的方式应急是可以的,但是必须看到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必须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飞行员选拔制度,比如广泛新建飞行俱乐部,比如生产更多的初级和中级教练机等等!” 李晓峰的建议自然被通过了,仅仅是发生在直布罗陀海峡上的一场局部冲突就让苏联的飞行员储备捉襟见肘,让大量先进的战机只能停在机场上晒太阳,这样的状态是政 治局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普及飞行相当的有必要,否则再来一场一战那样的世界大战,俄国飞行员岂不是分分钟就会被消耗完? 当然不光是要普及飞行,更重要的是李晓峰认为教练机非常重要,三十年代以后苏联研发的新武器,客观上说有不少性能是不错的,但是这些高性能的装备却没能在后来的卫国战争中发挥出应该有的威力,原因是什么? 就拿伊-16和t-34说吧,伊-16那么让飞行员谈虎色变,重要的原因就是伊-16一开始没有教练型号,导致不少新手难以上手。不仅是伊-16,后来的sb-2、pe-2等等最开始都没有教练型,设计师们只顾着研发和改进战机,却没有想过怎么让飞行员接受和熟悉它。这导致卫国战争爆发时,俄国新手飞行员只能驾驶不熟悉的战机跟敌人玩命,损失大也就很正常了。 不光是缺乏教练型号,更要命的还是那个保 密制度。为了对最先进的武器保密,这些武器被严密地锁在了仓库里,比如说t-34,在卫国战争爆发时,配属给西部国境五个军区的t-34一共有832辆,但是正常出勤的只有多少呢?38辆! 其余的坦克都被严密的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