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9 路线问题 (第6/8页)
么简单,如果全人类这么容易团结在一起,那巴别塔也不会那么容易倒掉了。 涉及到好几个大****的切身利益问题,哪有那么容易谈得拢?谁出力多,谁风险大,这些细节问题相当的麻烦。比如英法就巴不得做做样子什么力都不出,让苏联去趟雷。这苏联能答应? 所以说托洛茨基的办法表面上很好,但暂时想要实施却很难。至少现在的英法两国都不会全心全意地同苏联一起去干德国。 这么看起来,似乎是斯 大林的办法更好?先稳住敌人,给自己争取时间,以便做好战争的准备。看上去似乎是不错,但问题也有不少,想要稳住敌人要不要付出代价?而且稳住敌人看似是争取了时间,但同样的也给了敌人壮大的机会。看看历史上德国人席卷欧洲的架势,得亏是有美国人输血,否则苏联能不能撑住还真不好说。 反正这两种搞法都有问题,那么斯维尔德洛夫这一系此时对未来是什么意见呢? 不得不说,在这个问题上,小斯是比较尴尬的,两种主流意见都被托洛茨基和斯 大林抢注了,什么也没留给小斯。这让小斯在政 治上是比较尴尬的。 一度的,小斯在这个问题上不是弃权就是不发言,让斯 大林和托洛茨基出尽了风头。小斯也想过开打局面,但实话实说,在国际关系问题上,小斯的小伙伴都不太擅长。 “我们不能继续这么被动了!”鲁祖塔克忧心忡忡地说道,“再这么下去,我们将丧失国际关系问题的发言权!” 话是这么说,但鲁祖塔克也没有太好的策略,在他看来只能在斯 大林和托洛茨基之间二选一,但是不管选哪个,都是失败。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李晓峰回来了,一向鬼主意比较多的他,立刻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