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29节 (第9/10页)
以一路通过船只运输到目前楚军所控制的最西端的的第聂伯河的入河口。 虽然当地缺乏现代化的港口设置,但是楚军在海外部署的海军运输舰,大部分都自带吊装设备,同时海军工程兵的一大任务,就是在海外地区架设应急港口,因此勉强也可以在当地装卸各类军需物资,甚至火炮这些重型货物。 随后这些物资能够就地补给驻防楚军,同时还能够沿着第聂伯河北上,为后续楚军的北上提供后勤物资供给。 第聂伯河也是一条航运条件非常优良的河流,楚军在制定东欧粮食开发计划之前,就已经确定了未来东欧西部的主要军事乃至初步开发,都会沿着这条河流而进行。 这也是地中海舰队派遣了足足六艘近海巡逻舰以及十多艘浅水炮舰过来的缘故,因为楚军后续继续沿着顿河以及第聂伯河北上的话,就需要足够的内河炮舰来提供火力支援以及维护河道后勤补给线。 从这也能够看的出来,大楚帝国的东欧粮食开发计划,整体进军乃至后续的移民步伐,都会严重依赖于三大河流,即伏尔加河,顿河,第聂伯河。 这也是大楚帝国军事行动以及海外扩张的一贯传统,那就是沿着海岸线以及河流行动……如此能够方便有限的提供舰炮火力支援,海上运输以及内河运输便利。 如果脱离了海岸线和河流进行行动,哪怕强如大楚帝国也会遇上诸多麻烦。 后装线膛枪炮再厉害,也得有炮弹和子弹不是……粮食这些东西都可以就食于敌,但是弹药补给可没办法就地补给,只能从本土运输过来,有海运和河运倒是问题不大,但是一旦没有方便的船运,那么只能依靠马车这种陆地运输……那么难度一下子就会上升无数倍。 按照楚国人的经验来看,依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