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第9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22节 (第9/9页)

技术难度,无非就是成本问题。

    大楚帝国修了如此多的铁路,这个过程里修的各种铁路桥可多了去……可以说大楚帝国的桥梁技术,就是由铁路建设推动而来的。

    纵横华夏大地的铁路线,所需要的海量铁路桥,直接催动了桥梁技术的迅速发展,这反过来又带动了大楚帝国的铁路建设技术发展,两者可以说相辅相成。

    如此一来,楚军想要在伏尔加河和顿河之间修建一条只有几十公里长的军用铁路,难度自然也就不大了。

    甚至都不用太过考虑投资之类的情况,因为这是一条纯军用铁路,至少目前计划的是这样的,施工人员将会由工程兵为主,再加上战俘组成的苦力进行,而铁路总公司那边将会抽调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准备枕木,铁轨,火车头这些装备。

    等到后续,这条军用标准的临时铁路,将会进一步升级改造,然后变成西罗铁路的一部分。

    现在嘛,先以军用铁路为标准弄出来应应急。

    要不然,一直用马车运输,虽然说也不是不行,但是总归是效率太慢,而且成本也高。

    楚军对物资的消耗太大,在漫长的距离里,并且是持续长时间的物资运输,如果一直使用马车运输的话,运输成本会很高的。

    因此能够尽量使用河运就使用河运,能用铁路就用铁路。

    楚军的工兵修建军用铁路,而前线的楚军则是继续朝着俄罗斯发起攻势,后方增援来的第六十五师朝着伏尔加河继续北上,一路朝着喀山等地区而去,这一路北上也意味着楚军绕过了难以通行的乌拉尔山脉地区,甚至有把在乌拉尔山脉地区里几个战略节点驻防的数万俄罗斯军队背后包围的态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