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542章 不改初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42章 不改初衷 (第3/5页)


    中原王朝第一个尝试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是周世宗柴荣。柴荣年轻有为,在他的治下,后周国力逐渐强大。趁契丹人内乱之际,柴荣御驾亲征,水陆两路大军齐头并进,目标直指燕云地区。最初,大军进展顺利,辽国的边关守将几乎望风而降。短短一个月,后周的军队就收复了瀛洲、莫州、易州等地,兵峰直抵幽州城下。辽国的增援部队也抵达燕山之北。就在双方马上举行战略决战之时,柴荣一病不起,最终功败垂成。

    第二位是宋太祖赵匡胤。当年柴荣北征时,他是其帐下得力干将。建立宋朝后,也一直不忘收复燕云,大臣们曾奏请加尊号曰“一统太平”。赵匡胤却说:“燕晋未复,遽可谓一统太平乎?不许。”可见他也是将收复燕云作为关系国运来看的。

    为此赵匡胤作了文、武两手准备:文的一手是用钱赎买,为此在内府库设“封桩库”,规定凡战争缴获和国家运行剩余的钱财,都归入其中,待蓄满五百万缗后,拿这些钱去找契丹人谈判,赎买燕云地区。如果契丹人不同意,就用作攻取燕云的军费。可惜他过早的驾崩,没来得及实施他的统一大业。

    继位的宋太宗赵光义在查看库房时看到积攒下来的金帛,不由得感叹,这么多钱,先皇还老说没钱花。不过也想解决燕云,但他比他哥哥果敢,钱留着自己花,燕云问题用军事解决。后来赵光义挟平定北汉之余威,打算乘胜把幽州拿下。

    但当时大部分宋军将士接连在外打了几个月仗,都想回开封城休整,所以对进攻幽州不太热心,结果数十万人出工不出力,对着幽州城狂攻多日毫无结果,士气越来越低。赵光义不得不亲自督军在高粱河畔与辽军决战,结果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