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542章 不改初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42章 不改初衷 (第2/5页)

”江璆言道。

    “北伐事关国运,诸位各有权衡,但亦应以大局为重,而非抱守这半壁河山,错过良机,遗恨终生!”文天祥言道。

    “不错,此事关系重大,诸卿所虑也非不当。但北伐之事已成定议,即刻筹谋,不得延误!”对于北伐,现在高层已然达成共识,分歧在于进攻的幅度,几次会有仍争执不下。赵昺见今日又无法做出决定,也只能暂时搁置。

    “臣等遵命!”众臣起身齐齐施礼道。

    堂议结束后,众臣告退,赵昺却看着桌上的舆图标出的燕云地区皱皱眉头。何为“燕云十六州”,其大致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地区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主要指幽州、檀州、涿州、云州、儒州等地。其中最靠北的是武州,最西为朔州,最南为瀛洲,最东为蓟州。

    唐肃宗时,十六州名称基本确定下来。但当时并无“燕云”之说,直到宋朝才有。从地理位置上看,燕云地区就是围绕燕山和太行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秦汉时的长城就在此修筑,以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后世也以此作为抵御来自北方侵略的重要防线。

    燕云问题的由来,不必赵昺多说,皆知是石敬瑭之过。但丢失燕云十六州的锅,全让大宋朝来背就不对了。早在后唐之时,石敬瑭为了自己的利益,便将燕云地区割让给了契丹,并非是失于宋朝之手。

    燕云十六州归入辽国范围,对中原王朝而言,相当于失去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天然屏障。自燕云往南,即河北、河南一片平原,契丹骑兵可以肆意往来。之后的中原王朝也看到这一点,开始了收复燕云地区的努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