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36章 方针不变 (第3/5页)
发展民生,而灭元战争就只能后延,与虎狼长期共存。 赵昺当然不甘心放弃北伐,他清楚一旦放松备战,全力投入经济建设,很可能就会陷入当年签订《檀渊之盟》后的境况。臣不思战,军不愿战,民不肯战,导致上下皆不愿意发动战争,军备废弛,军队羸弱,永远的失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机会,也为亡国埋下了隐患。 但是完全将精力放在军事方面,放弃恢复经济,也就失去了战争动员的基础,无法支撑庞大的消耗,导致半途而废,重新陷入两国对峙的局面。所以如何平衡两方的发展,即能保证军备,同时又能保证经济发展,保证民生就成了当前非解决的问题…… 赵昺考虑良久,定下‘侧重军事,兼顾民生’的方针后,连续召开廷议和堂议,首先统一高层的思想,坚定灭元的决心,定下阶段发展的方向。而后与众臣商议如何平衡两方的矛盾,经过多次讨论和私下沟通后,终于做出了决议。 首先,继续扩大和发展海外贸易,这是国家财政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绝不能仅因为些许的不良影响而放弃。同时维持较低的农税,压减徭役,以保证百姓在减免税赋政策陆续到期后,生活水平不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保证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为了协调发展,要适当提高参与出海贸易的门槛,遏制无须发展,尤其是严厉打击走私。而朝廷要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防止谷贱伤农的事情发生,常平仓要发挥平抑价格的重要作用,积极收储的情况下,要将农产品的价格维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其次,鼓励手工业的发展的同时,朝廷也要建立一批工坊,采用集约化生产,改良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