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536章 方针不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36章 方针不变 (第2/5页)

人口的分流又将导致出现了土地撂荒的现象。

    另一个方面是矿产生产,尤其是铜铁的生产无法满足需要。当下的铁产量以万斤计,这与现代以万吨为计算标准,简直是云泥之别。而现在武器、船舶及新机械的生产都需要大量的钢铁,这又与民生发展产生了冲突,使得难以两头兼顾。

    再有减免税赋,动用财政资金从百姓手中买粮、买劳动力,在消耗了国家大部财力的同时,也让百姓的手中有了些余钱。而同样刺激民间消费的增加,这使得商品供需矛盾加剧,又产生了物价上涨的动力与朝廷增税的需求。

    今春之后,已经有朝臣上奏要减少武器制造,以减少资源和资金的占用,向民生方面倾斜。并以为农为百业之本,要求抑制工商,减少从事农业人口的流失,防止动摇国之根本。

    赵昺知道这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矛盾,但是战争的阴云又始终弥漫不散。减少对军事的投入,发展民生,必然会导致武器更新放缓,战备能力下降。而抑制工商,则会使国家财政收入减少,支付能力下降,不得不增加农税,从而加重农民的负担,走回了老路。

    要解决这个矛盾,赵昺知道就是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效率,以解放更多的生产力。但是这个科技薄弱的时代,短时间内让科技出现飞跃式的发展,基本是做梦,这需要十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知识积累及人才的培养才能做到的,正所谓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甘蔗没有两头甜,既要保证民生,又要积极备战,因此赵昺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而今之际,要么将资源向军事方面倾斜,以保证在数年后一举灭元;要么就是维持当下与蒙元的和平,集中力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