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下岗时代_328.柳暗花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28.柳暗花明 (第6/6页)

    更要命的是,他们当工人的大部分时间,都处在计划经济时代,干好干坏都一样领工资,随入厂年限长工资等级,随大流。所以,他们基本就没有出过大力气,身体素质也不行。

    就这么一帮人,你让他们干什么去?到商城工地上干建筑,打零工?他们估计连锨都用不了几下,就能累的喘上半天。就跟当年高秀菊进翻砂车间干翻砂工一样,捣乱的成分多,干活的成分少。

    像吴晓波想的那样,从省城的服装批发市场,弄些不合格的衣裳来,让他们缝开线,钉扣子?可他们大多是大老爷们,也得会啊?本来一件衣服还能凑合穿,人家商家还能卖俩钱。等他们弄完了,估计就没法穿了。

    再说这种活利润很低,再出一大堆废品,还不够人家扣钱的呢。再加上来回运费,没准儿就赔钱了。

    刘万程打发出人去,鼓捣了三个月,也没找到一样适合他们干的活。

    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社会上那么多年强力壮的找工作都困难,何况是这些年纪大了的下岗工人?

    培训结束以后,三个分厂都挑着能用上的,过来要走一批。商城建设不用公司投钱,分厂的盈利,刘万程就用来扩大再生产。

    精密制造分厂和数控机加分厂都存在活多设备少的问题,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购买新设备,扩大再生产。

    铸造分厂这边,需要投钱再建两座新化铁炉,一条手工造型生产线,生产大型铸件。

    可三个分厂,拢共也就要走一百来人,还有将近九百人没事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