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章 台湾之行 (第4/5页)
“我可以出面帮你说项,不过至于结果,就不是我所能左右的了。虽然美国有意扶持台湾的半导体产业,但是最先进的技术,还是会有所保留的,不然的话,岂不成了第二个RB。” 这话说的也对,美国的技术不及RB,成本不及台湾,一旦放开授权,最先垮掉的会先是美国。 “无论结果如何,都将不胜感激。” 张仲谋除了曾在德州仪器工作25年,有自己的人脉,更重要的是他的官方身份,工研院的院长,有着其他人无可比拟的优势。 谈判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便是张仲谋与工研院出面之后,形势依旧未见好转。或许在台湾,256K的DRAM已经是最先进的技术,但是等到真正量产的时候,说不定就已经是过时的技术了。 或许还有另一种结局,如果未来在DRAM领域不能有所突破的话,就将晶圆厂卖给台积电,去转行做代工好了,也可以挽回一定的损失。曾经的宏碁就是这么做的,从资金方面来看,还有盈余,但是时间的成本该怎么算呢。 “老廖,你可想好了?”对于建厂的事情,蔡致良自然早就联络了廖成凯。 “这么好的机会,还有什么可想的。”廖成凯坐在蔡致良对面,道:“应该是我感激你,临到中年,还能做件大事。” “你离中年还早着呢。”蔡致良不禁笑道:“你现在的情况,已经在电脑公司站稳脚跟,前途一片光明,而DRAM工厂,你比我更清楚,可能会蹉跎数年光阴,一事无成,最终只能破产倒闭了事。” 有些话,虽然是朋友,却还是要说清楚。 廖成凯道:“我已经而立十年,算是最后为自己博一次的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