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一章 假成真,急攻城 (第11/12页)
绍赏赐的封地(东郡)便被没收,转赐臧洪。 曹cao之后的治所在兖州济阴郡鄄城,这也是兖州之乱时(194-195)未曾叛变的三县之一(范县、东阿县、鄄城县)。曹cao的家属也居住在鄄城。 张邈叛迎吕布,太祖家在鄄城。--《魏书九夏侯惇传》 问题是,鄄城县隶属济阴郡,而济阴太守是袁绍堂弟袁叙。袁叙甚至还曾公开写信要求袁绍称帝,其政治立场可想而知。 (绍)从弟济阴太守(袁)叙与绍书云:“今海内丧败,天意实在我家,神应有征,当在尊兄。”--《献帝起居注》 换言之,曹cao的治所与地盘并不固定。虽然名为“兖州刺史”,但时刻受到袁绍cao纵。 东郡的东武阳等地、毫无疑问归属了臧洪,但东郡的濮阳县则依然处在夏侯惇手中。曹cao的治所虽然在鄄城,但鄄城上级单位济阴郡,却归属于袁绍。 注:东郡诸县归属,见《魏书七臧洪传》、《魏书七吕布传》与《魏书九夏侯惇》传,不再引述。 总之,袁曹的边境线大约没有固定划分,呈现“星罗棋布”或者“犬牙交错”的状态。直到建安元年(196)曹cao南下豫州颍川(许县),彻底脱离袁绍控制后,才逐渐走上独立道路。 “散三年之蓄、以为一年之资”则清晰描述了东郡归属始末。结合曹cao郡治在鄄城、而济阴太守(即鄄城上级单位)却是袁叙(袁绍堂弟)的“组织架构”来看,两家的尊卑关系一目了然。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换言之,曹cao在兖州完全受制于袁绍。 王沈版《魏书》对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