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雄风_第三十九章 重职不唯亲,完胜天下惊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重职不唯亲,完胜天下惊上 (第7/8页)


    我们先对“将军号”做一下介绍。

    将军者,顾名思义,是“将”(统御)“军”(部队)之意。领军者即是将军。

    两汉将军名号极为有限,除了固定的“八重号“外,其余均为遇战事则临时任免,战罢则撤销职务,属临时性质。

    将军,不常置。本注曰:掌征伐背叛。--《后汉书百官志》

    文中提过,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方将军合称八重号。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重号将军,班在公卿之列。

    比公者四:第一大将军,次骠骑将军,次车骑将军,次卫将军。--《后汉书百官志》

    左、右、前、后,皆金紫,位次上卿,典京师兵卫、四夷屯警。--蔡质《汉仪》

    特殊情况下、大将军可以“班在群僚之右”。

    东汉诸帝早夭、往往幼主临朝,大将军由外戚首领担任,有辅政之权。

    比如权jianian梁冀,再比如窦宪、窦武等窦氏一众外戚,以及何进。

    重号之下又有杂号。

    杂号将军金印紫绶(同于公卿)、秩阶二千石(同于郡守),亦属高阶官职。

    这类杂号,因为颇具“临时任免”性质,往往会冠以“任务名称”或者“部队特性”;如“讨虏”“平寇”“楼船”“伏波”“强弩”“骁骑”等等。或冠以美称,如“奋威”“奋武”“扬武”“扬烈”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刘备入川后,新设的诸杂号,秩阶与汉制的“二千石”已经明显不同,出现了不少班在“五校尉”(比二千石)之下的“将军”。这批“低阶杂号”,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