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重职不唯亲,完胜天下惊上 (第6/8页)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类似的“强盗分赃行径”历代皆有,固无足论。 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刘备集团的“将军名号”,亦自此猥滥。 两汉立国各二百年,前汉将军号共47种、后汉将军号共75种。蜀汉立国不足半个世纪(221-263),将军号竟多达62种。 这一数字引自洪武雄先生《蜀汉政治制度史考论》甲篇第一章。 虽然乱世中军事活动频繁,将军名目增多情有可原; 但如果熟悉《蜀书》,会发现蜀汉政权内部,挂将军名号者,大抵不掌兵。 真正统军之人,是领军、典军、护军、监军;以及军师和参军这类职位。 蜀汉“将军号”的作用,实际是表示“班列位阶差异”(品级)。 换言之,在两汉制度里“秩阶二千石”的偏裨杂号将军,在蜀汉政权中、已分化出不同的朝班次序。 因此,刘备入川后滥授将军封号,便很好理解。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即借用“不同的将军称号”,来确定阵营内部的高低位次,达到尊卑有序之目的。 另外,因为刘备地盘有限,无论是郡守、还是令长,可授之官均不为多。 因此“无常事、不常置”的将军职位,因为“没有定员限制”,便成了肆意增设、笼络人心的武器。 一言蔽之,刘备滥增将军封号,实际是“穷生jianian计”的不得已。 而新设的诸将军,又在“劝进大业”上助力刘备,可谓一石二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