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衰微不足恃,自强犹可期 (第3/5页)
。 刘协苦笑着道:“卿言差矣!吾自继位以来,为董仲颖挟制而被迫由洛入关,于关中朝不保夕,后不得已而迁许县,然复为曹孟德所挟,天命何在? 而今天下,诸臣割据,王室衰微,吾命之所以得保,所恃者非天命,但先皇之血脉耳!" 刘协之言,句句肺腑。 赵旻却登时警惕起来。 因为,这番话分明隐含着刘协的悲怆、愤懑与控诉。 同时,这也充分说明,经历十一年苦难折磨后,刘协远比其同龄人要成熟、清醒、睿智许多。 其人的确有成为晋文公重耳的潜质。 曹cao一定早已看出此点,所以其人不惜背负恶名也要架空刘协。 曹cao代汉之心确实昭然若揭,同时其人也是赵旻前车之鉴。 许都这滩水,确实足够浑。 综上考虑,赵旻并未接话,只是躬身垂首,默然不语。 在这种极度私密的场合,刘协赵旻使帝王权术也好,受赵旻大恩真情流露也罢,可以对赵旻推心置腹;但刘协的话头,初来乍到、大权尚未在握的赵旻绝对不能接! 这一点,就如同赵旻必须救刘协一样,都属于赵旻的安身立命之本。 刘协叹了口气后,再次开口:“向者,公仁称卿怀匡汉之心、救国之志,吾别无他选之下,惟有寄希望于卿之身。而卿,终未负吾厚望。" 这话头赵旻不得不接了。 其人深深一揖:“陛下言重,此乃臣应尽之义也。幸赖诸君与臣同心戮力,方可全其功焉。” 刘协微微一笑:“袁本初之心,吾尽知矣。其人非止轻视于吾,且轻视于先兄弘农王也。其人若攻入许县,吾焉有命在?" 赵旻心中一凛。 如此看来,刘协与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