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衰微不足恃,自强犹可期 (第2/5页)
,赵旻好整以暇地拉开了暗道门。 刘协果然端坐于棚内席上,显然正在等待赵旻。 赵旻放下长枪,深深一揖。 “臣赵从文,拜见陛下!” 不是赵旻有意拿捏姿态,而是他身披两层铠,委实不好跪。 刘协站起身,丝毫不顾赵旻铠甲上的血污,亲自扶起其人。 “此番若非卿及时救驾,吾命休矣。” 此时并非祭礼、朝会、献表等正式场合,所以刘协不会自称“朕“。 实际上,在秦始皇之后,明清之前,皇帝们自称"朕"的场合并不算太多。 三国魏晋南北朝的皇帝们,反而更喜欢自称“孤"。 赵旻站直后复又抱拳道:“此非旻之功,实为陛下乃天命所归之明证也。” 赵旻对刘协的策略,就是将其人当神仙一样供着,勤汇报,多沟通,时时问安,哄得刘协开开心心,然后事情该如何处理,仍然按照自己幕府制订的方案进行,将刘协瞎指挥的那一套束之高阁。 这也是后世总裁对董事长、下级对上司的基cao。 这套策略,放在这个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中古时期,再合适不过。 别说中古时期,便是后世现代化社会,不也同样如此?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嘛。政令不出某某海怎么来的? 当然,赏罚大权还是要交给刘协的,但同理,其中可cao作空间,简直不要太大。 宦官们,准确来说是中常侍们,是如何对付桓灵二帝的? 这是赵旻身为权臣的自我修养。 所以赵旻先奉上马屁,以之试探一下刘协的性格。 此时此地,除他们君臣之外,再无他人,正是赵旻试探刘协的绝佳机会,此天赐良机不容赵旻错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