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21 (第4/4页)
替程询不甘、憋屈。 第67章 对董志和来说, 这当然是个难题。 若承认程家有恩于董家,那么, 门生弹劾程询,便是恩将仇报。 若是否认,便是冷心冷肺,身后四位阁员都会把他看得一文不值。 董志和斟酌片刻, 恭敬里多了几分惭愧,认认真真地把话题往别处扯:“臣一生最无能之处,便是不善治家, 董飞卿年少时,臣无暇管教, 他背离家门时, 亦无法劝阻。……” “罢了。”皇帝牵了牵唇, 取过置于案上的折扇,唰一下打开,缓缓地摇着, 视线落到董志和两个门生身上―― 文睿临在都察院任监察御史, 李夫之在翰林院任侍讲。如果走正路的话,前程差不到哪儿去。可惜,越该知足的人,越不晓得知足为何意。 文睿临曾任广东监察御史, 李夫之生于京城, 年少时曾到广东游历――这一点, 是一早从锦衣卫那里拿到了这人的生平履历获知。 都与广东有些关系。怪不得, 董志和会选择他们明章弹劾。 此刻让皇帝气儿不顺的也是这一点:既然都曾去过那一带,怎么还能理直气壮地弹劾? 没错,他选的首辅招人恨,官场上有多少人敬慕艳羡,便有多少人痛恨谩骂,但是,人不能只听一面之词吧?好歹也得听听另一边的人怎么说吧? 他们不肯听,不是打心底对程询有偏见,就是因为三亲六故被程询整治过怀恨在心。 皇帝唤文睿临:“说正事。在你心里,认为的万鹤年一事究竟是怎样的情形;你眼里的程阁老,到底是怎样的品行。” 文睿临连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