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好好学习_第 257 章 舆论界斗智斗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257 章 舆论界斗智斗勇 (第2/6页)

冤陷,一直在想方设法地还击。

    之前有理智派的分析文章,把那姜耀祖往日画作风格,跟《葫芦七子》作细致对比,再与珍卿的学识、性格对应,点醒了不少有思考能力的读者。

    在流言蜚语乱飞的时期,珍卿画画、写作的一些马甲,也陆陆续续被人曝了光。比如她在圣音女中的文章书画,还有在《新女性报》以费舂烟为名发的作品,以及在培英校报实名发表的内容,还有长辈从前写的不记名轶事,通通被捅到了广大看客的面前。

    珍卿以“费舂烟”之名写小说《逃》,讲的就是自己父母的故事;而《黑夜里提灯的萤火虫》,又跟启明学校的经费问题挂钩,还有后来写的《摩登时代》。她先后写的各类文章,都跟她直接间接的经历相关。幕后之人再编出个给她文章捉刀的,不过是漏洞百出、门户大开罢了。

    珍卿的作品一下子传播开了,除了产量最大的小说、散文、宣传画,像《小辣椒的理想覆灭》《黑夜里提灯的萤火虫》《摩登时代》《西方的强人和东方的好人》等,现在已经传到广为人知了。

    读者们从新颖的角度,重新认识了杜珍卿小姐。杜珍卿小姐的文风画格,与连环画《葫芦七子》一样,不但有深厚的历史文字功底,还有不屑和光同尘的创新,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创作趣味。

    人们把她从前在报上画的宣传类作品,跟《葫芦七子》的画风比较,支持者就说画派手法虽异,但是审美趣味是同一的。《真相报》《追寻报》等还大唱反调,说风格流派大相异趣,显然不是同一人所为。

    珍卿写的那首《渔家傲》,也被学姐们从故纸堆里捡出来,被吹捧到让人害臊的高度,说由此可观杜小姐的志向胸襟,比《葫芦七子》的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