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_第87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76节 (第3/8页)

多少钱粮、调多少人伕,我好有个数。否则,这一南、一西两件大事,户部不好安排。数目太虚,就只能顾其中一项。取舍之间,救兵如救火……”

    陈放怀疑自己能看到姚辰英身后有条尾巴在晃。他苦笑一声:“尚书多虑了,从安南回来,只怕我要调任去做刺史督造驿路。到时候还要请尚书高抬贵手哩。”

    两人互相谦虚恭维了一阵儿,姚辰英道:“你我都想这件事办成,何不坦诚一些?”

    陈放接了他的话:“我这件事儿,我说的都是实话。只是不亲眼见一见,我现在也给不了尚书数目。我回来,必与尚书详谈。”

    总算把话说开了。

    陈放这才动身,其时已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节,陈放此时动身南下实在不是一个好时间。陈放带了几位懂行的工匠一路南下,早晚赶路,中午休息,先到江边上游,再沿着江水往下,查看沿岸地势。

    不看不知道,一看之下才明白这路确实不好通。工匠告诉他:“大江之上,从来都没有您平日见的那种桥。要么在水流平缓的地方架浮桥,要么是渡船。”像石桥、木桥之类往水底打桩,上面铺上桥面的,想都不要想。

    小河小溪还能这么干,一些拱桥就是这么建的,先下桩到河底,把一片河面围起来,抽干水、打桩、做桥墩。然后是铺桥面。一座桥就成了,因此造桥这活计,石匠、木匠里都有人会。

    天堑大江,做不了。

    而渡口呢,千百年来倒也有几个,但都不大。一则上游水流更急,合适渡河的地方本就不多。二则上游比较靠近西番,也不太安全,大江对面的人烟也不稠密,还多山,山里没有方便的道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